時間:2020-08-10 23:22 來源:dxstzcy.com 作者: 學生創業網
> “棚二代”成長記
在希望的田野上,年輕人敢想敢干敢創新,為耿店村帶來更多發展活力 □記者孫亞飛通訊員趙玉國報道 今年,功夫英雄生命紅礦石,耿店村“棚二代”又新建大棚85個,改擴建大棚13個,全村大棚數量已超700個。圖為航拍耿店村大棚布局。 七八月份,正值聊城茌平區賈寨鎮耿店村的蔬菜大棚休棚期,33歲的“棚二代”曹有忠卻趁著別人農閑的時間掙了10多萬。“今年葡萄首季下果,掙這些錢不算多。等明年葡萄正式豐產,梨樹、桃樹長成生果,一年純掙40萬不成問題。”曹有忠說。 2018年,畢業于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的曹有忠返鄉創業。從未接觸過農活的他選擇種棚,開始新一輪的學習。 曹有忠投入20萬元,建起了6個溫室大棚,跟著同村種尖椒的村民邊學邊干。就在耿店村村民還在為“大學生跟著村民學扣棚”一事議論紛紛時,曹有忠另一個大膽決定直接在全村“炸了鍋”——他要流轉100畝土地建水果農場。 村民多年來依靠大棚種植尖椒和西紅柿,收入穩定技術成熟。很多村民勸曹有忠不要冒進,可曹有忠十分執拗,還說服了村支書耿遵珠支持自己的想法。 “這些年,村里產業發展快,很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實現了致富增收,就連總書記也點贊咱村。感受到國家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,心靈實驗陰森片,我決心回村試試身手。”曹有忠說,“我曾做過生鮮電商,知道產品品控在電商銷售的重要性。我想繼續做電商,希望依靠村里的配套服務發展果樹種植,把產品品質掌握在自己手里。” 經過開會研究,耿店村“兩委”決定由村綠冠蔬菜合作社無償提供占地25畝的11個大拱棚讓他栽種葡萄,由村“兩委”協調60畝土地和15畝土地分別供他栽種梨樹和桃樹。耿遵珠認為,曹有忠的選擇將會為耿店村帶來更多可能。 曹有忠的闖勁在上一輩耿店人身上同樣清晰可見。 耿店村距離城區30多公里,沒有發展工商業的基礎,只得考慮在土地里“刨金”。2002年,三十出頭的耿遵珠上任村支書。在分析了當時村里的實際情況后,耿遵珠認為要想提高村民收入,還得靠大棚菜??僧敃r種植多年的大棚蕓豆因重茬出現大面積死秧,村民已對種棚心灰意冷。 為了重拾種棚信心,耿遵珠帶領耿店人到壽光參觀,開闊眼界。黨支部還直接從壽光聘請農業專家進村授課,指導村民種上了黃瓜、尖椒、西紅柿。 村民說賣菜難,耿店村就自建蔬菜批發市場;村民說土地流轉難,耿店村就支部領辦合作社;村民說買苗難,耿店村就引進優質育苗場……想民所想,解民所難,耿店村的蔬菜大棚又“活了”。 2006年,首批“棚二代”享受到了耿店村產業轉型的紅利。“我的前兩個棚,一開始種的就是蕓豆,一年干下來最多掙5000塊錢。后來,我跟著村里一起對棚進行了改造,鋪設了滴灌,安裝了自動卷簾機,棚里的作物也改種了尖椒?,F在,我一個棚能掙5萬左右,純利潤在2萬左右。”“棚二代”耿立財說,他們這一代人種棚,已經與上一代不一樣了。 蔬菜產業煥發新生,吸引了86名“棚二代”帶著“棚媳婦”“棚女婿”回村創業。今年,耿店村“棚二代”又新建大棚85個,改擴建大棚13個,全村大棚數量已超700個。 “敢闖敢試,才有了耿店的今天。時代在發展,未來的農村屬于年輕人。”耿遵珠說,阿莞nppsy,耿店村現有的蔬菜產業,為年輕人創業提供了優質平臺。他一直鼓勵年輕人要靠腦子掙錢,做敢想敢干、敢闖敢試的耿店人。 有了好平臺,又有好的創業環境,曼婚 樂文,“棚二代”們紛紛嶄露頭角。43歲的任傳華,被村民稱為“耿店棚王”。這位首次種棚幾乎賠進全部身家的“棚二代”,龐嬈孌,認準了耿店村的蔬菜產業。他從銀行貸款60萬,再次建起10個冬暖式大棚。經過多年發展,如今的21個大棚成為任傳華的最大資產。“行情好時,一年純掙80來萬。” 依托村內“保姆式”配套服務,患有先天脊柱側彎的90后“棚二代”耿付征不僅自己收獲了2個棚,xingxupack,還幫著父親管理棚,一年能掙10萬元。買了車,買了房,還在村里入了黨,耿付征的奮斗歷程讓村民贊不絕口。 耿遵珠說,小小忍者浮竹十四郎,如今的“棚二代”腦子活、眼界廣,敢做致富路上的追夢人。他們會為耿店村發展帶來了更多活力、更大動力。
清除所有標記 清除選中的標記
錯誤類型
無錯字 - 寫作(在線版)
標簽: 相關專題: |